來源:中國網 2024-08-06 關鍵詞: 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提升餐飲住宿消費品質 增加家政服務、養老托育服務供給
《意見》提出,挖掘基礎型消費潛力。餐飲住宿消費方面,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廚、名店。培育特色小吃產業集群。支持地方開展特色餐飲促消費活動。鼓勵國際知名餐飲品牌在國內開設首店、旗艦店。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支持住宿業與旅游、康養、研學等業態融合發展。依法依規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鄉村酒店、客棧民宿服務。家政服務消費方面,支持員工制家政企業發展,暢通家政從業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實施家政服務員技能升級行動。指導制定家政服務公約,優化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和“家政信用查”功能,推行電子版“居家上門服務證”。
養老托育消費方面,大力發展銀發經濟,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推進公共空間、消費場所等無障礙建設,提高家居適老化水平。加快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推動職業院校加強人才培養。多渠道增加養老托育服務供給。優化家政、養老、托育、助餐等服務設施布局。嚴格落實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要求。實現養老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支持金融機構提供適合普惠性養老托育機構項目資金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支持“演出+旅游”“賽事+旅游”融合業態發展 推動高等院校等開放優質教育資源
《意見》提出,激發改善型消費活力。持續實施“百城百區”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擴大文化演出市場供給。支持以分線發行等差異化模式發行影片。提升網絡文學、網絡表演、網絡游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質量,深化電視層層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鼓勵沉浸體驗、劇本娛樂、數字藝術、線上演播等新業態發展。加強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推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創新規范發展,實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閑工程和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行動。推進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鼓勵郵輪游艇、房車露營、低空飛行等新業態發展。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研究擴大免簽國家范圍。
增加體育消費場所。鼓勵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創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賽事品牌。引導各地推出特色鮮明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深化促進體育消費試點工作。推動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開放優質教育資源。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增效,建設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推動社會培訓機構面向公眾需求提高服務質量。發展“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培育提供改造設計、定制化整裝、智能化家居等一站式、標準化產品和服務的龍頭企業。
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 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意見》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構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門店等消費新場景,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數字教育等新模式。加快建設和升級信息消費體驗中心。開展數字家庭建設試點。建立健全綠色低碳服務標準、認證、標識體系。提高家裝、出行、旅游、快遞等領域綠色化水平。培育壯大健康體檢、咨詢、管理等新型服務業態。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鼓勵開發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健康保障需求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支持中醫藥老字號企業發展。
增強服務消費動能。開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加快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健全城鄉服務消費網絡。加強服務消費品牌培育。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深化電信、教育、養老、醫療、健康等領域開放。優化服務消費環境。嚴厲打擊虛假廣告、網絡欺詐、泄露信息等行為。鼓勵社區、商場、景點、平臺企業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探索惡意索賠處置工作機制。引導誠信合規經營。加強服務質量監測評價。完善服務消費標準。